食用菌水分含量非常高,在烘干過程中要特別注重溫度與濕度的控制。而且不同批次采收的食用菌其水分含量不一樣。一般來說,一茬的含水量相對低,陸續(xù)二茬、三茬的含水量一批批加大,都可以在一茬烘干經驗的基礎上適當加長時間。這里以一茬的烘干為例,介紹食用菌的烘干經驗:
1.烘干初期
無需冷藏保鮮的食用菌按不同長度進行剪柄后,排放于烘篩上,將烘篩推入烘干機烘箱內,緊閉箱門開始啟動機器起烘。起烘溫度不能低于35℃,最好是35℃起烘,濕度控制在70%以內,時間3小時左右,用低溫來給食用菌定性定色,以保證其形狀飽滿,不塌陷。
2.升溫排濕
溫度上升在40℃~45℃的范圍內,濕度降到55%,烘2小時左右,這時食用菌有收縮,水分明顯減少。
3.強化烘干排濕
溫度上升到50℃左右,溫度設定在35%,繼續(xù)烘2小時左右,繼續(xù)強化食用菌的烘干排濕。這時,食用菌表面基本干透,但菇體尤其在菌柄與菌帽結合處仍是軟的,還沒有干透。
4.最后高溫干燥
溫度上升至53--55℃,溫度降到15%,進行高溫干燥,實現食用菌的徹底干燥。需要強調的是,在食用菌的干燥過程中,不宜升溫過快,每階段約5℃較為適宜,烘出的食用菌含水量約12%,外形飽滿,菌柄米白,菌帽棕色或黑色,氣味芬芳。
5.回軟:
食用菌烘干完成后,不要急于馬上裝袋,可在空氣中靜置10-20分鐘,使其表面稍微回軟,否則干硬的食用菌在裝袋過程中發(fā)生脆斷而被損壞。
6.貯藏:
食用菌烘干后,如果不妥善貯藏,很容易反潮。特別是在雨季氣溫高、濕度大時更易引起霉變及蟲蛀。所以食用菌干燥后,要迅速分等級裝入塑料袋中,或按客戶要求裝入禮品包裝袋后進行裝箱。為了防止潮氣侵 入,可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小包無機氯化鈉,以免食用菌體內的糖分滲出而變色,同時防止麥蛾等產卵和孵化。
咨詢電話:15617609876